中国酒茶网

径山茶 的 冲 泡

时间:2023-01-29 23:39:30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径山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而著称。其品质特点源于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如何泡好径山茶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冲泡方法。

径山茶的冲泡

◎ 茶具的选用

径山茶冲泡后的最大特点就是茶叶条索舒展,在水中的形态富于变幻,欣赏茶叶的动态美也是茶道文化的一个方面,自然不可轻易错过。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径山茶入水后在水中舒展游动,上下翻滚,少顷便徐徐沉入水中,或直立而下,或曲折徘徊,姿态婀娜。透过玻璃杯,这一系列“绿茶舞”都可尽收眼底,极具情趣。

除玻璃杯外,白瓷茶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瓷茶具造型更为雅致,托在手中手感细腻,比玻璃杯更宜于保温。好的白瓷光洁如玉,内盛碧绿的绿茶茶汤,能充分映衬出茶汤的清翠明亮。白瓷茶杯的不足之处是透明度不足,使人不能完整地欣赏茶叶在水中的动态变化。不管用何种茶具,器形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 水温控制

冲泡径山茶最适宜的水温在90℃左右,根据冲泡方法及茶叶品种、时节、鲜嫩程度的不同,水温可适当调整。清明前后一周左右采制的径山茶,因绿芽较为幼嫩,温度要低一些,大概85℃左右为宜。水温太高的话不利于及时散热,茶汤会被闷得泛黄,口感苦涩,带熟汤之气。冲泡两次之后水温可适当提高。某些极粗老的低档茶可以用100°C---95℃水冲泡。以上只是大概原则,把握原则后,还需要在冲泡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才能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

◎ 置茶量

茶叶用量直接影响茶汤浓淡,并无统一规定,要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喜好而定。一般而言,茶叶与水的标准比例以1 :50为宜,即1克茶叶用50毫升左右的水。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尤其适于细嫩度高的径山茶。刚开始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如果喜浓饮者,可略多添茶;喜淡饮者可以少加茶。比例严重失调的话,很容易失去绿茶特有的香气和细腻口感,而且还会味道苦涩,影响品饮。

◎ 冲泡径山茶常用的方法。

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投放茶叶,多适用于细嫩炒青绿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80℃时再投放。可是由于这种方法在日常品饮时操作难度较大,不是很方便。

中投法是在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稍加摇动使茶叶吸住水分舒展开来,再注至七分满热水,此法也适合较为细嫩的茶叶,可以彻底降低水温,避免茶的苦涩;茶叶的上下浮动姿态也最为持久,但是茶汤滋味不及上投法。

下投法与前俩种不同,它是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内注足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茶水分离法 径山茶冲泡普遍采取杯泡法。由于杯泡法,茶叶在杯中浸泡时间不可控,如浸泡时间太长,苦涩味就重,品饮口感就差;而且能冲泡的次数就减少,要频繁换茶叶,不好喝还麻烦。建议径山茶最好用盖碗泡,按时出汤,口感可控,还可体会每一泡的不同滋味。

◎ 冲泡时间

冲泡品饮径山茶,以前三次冲泡为最佳,至第三泡之后,滋味已经开始变淡。首先用水烫杯,起到温杯和洁具的作用。然后注水半杯即可,此为润杯,大约1分钟后,用水高冲;在水流的激荡下可以使茶叶更加清香可口,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再浸泡约一分半钟,即可品茶。冲泡好的绿茶应在3~6分钟内饮用完毕,不可久放,放置超过6分钟后,口感已经变差,失去了径山茶的鲜爽。

◎ 适时续水

品茶时,当饮者杯中只剩下1/3左右茶汤时,就该续水了。续水前应将上次候汤时未用尽的温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温度高一些的水才能保证续水后茶汤的温度仍在90℃左右,同时也保证了第二泡的浓度,达到最佳冲泡效果。一般每杯可续水两次,也可按个人口味,酌情处理。尤其在以茶待客的时候,一定要视客人要求而定。

◎ 水线的影响力

何谓“水线”,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简单的倒水还能有什么学问?答案是肯定的,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走势、粗细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分别影响着茶汤的温度、浓淡、协调度、均匀度和饱满度。

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高吊、低冲、低吊,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径山茶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是径山茶 道是径山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