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赏析

时间:2023-01-30 00:27:02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李  白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曰“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深山禅林 音乐: 王珣 - 宗教音乐馆-佛曲古筝礼赞系列-云水禅心

刚才,大家一起分享了由王东英老师朗诵的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太白的这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总体而言,无论是诗歌中所描写的景致、还是对茶的赞美,以及朗读者温润的音质和饱满的情绪,感觉都非常的好!下面,我遵主持人所嘱,再给各位画蛇添足的啰嗦几句,主要是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词内容等,简要释意如下:这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茶、饮茶和茶人的赞美,令人读罢荡气回肠。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11载,也就是公元752年(注: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6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李白因为在长安遭权贵谗言毁誉,颇感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心情郁闷的离开长安,进行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漫游。当走到金陵(江苏南京)栖霞寺时,与他的一位晚辈族侄、名叫中孚的(和尚不期而遇,本就有着亲情的叔侄两人,皆又酷爱文学,也算是同道中人,惺惺相惜,两情相悦。承蒙侄儿赠予诗歌和当地玉泉院著名的“仙人掌茶”来享用,李白不但听的开心,喝的也很高兴,随即也踩着鼓点浪漫起来,诗兴大发中,赋诗十行、二十句,谦逊回赠之,以感谢贤侄中孚禅师给自己送茶赠诗的一片真情实意。据说,诗里所提到的这款“仙人掌茶”,因为写在了李白的诗歌,也荣幸成为中国最早被写入诗篇的一款名茶。青莲居士、“谪仙子”李白,在其序文的前四行的八句诗里,介绍了仙人掌茶的产地在湖北当阳的玉泉寺一带。前四段写的是“仙人掌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及作用,用以衬托序文。还写清楚了寺庙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溪流潺潺,泉水叮咚,环境幽美,设若用当下流行的“陕普”来形容,那就是“呀,美的很嘛!”诗中提到的“仙鼠”其实就是常年栖息于此的白蝙蝠。清泉边上的古茶树多且茂盛。虽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玉泉真公,因为常饮此间泉水,却是面若桃花。这茶叶其状如手,又像拳头一样的重实,“仙人掌茶”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此茶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特征。诗里还介绍了仙人掌茶生长环境、种植规模、品质功效、形状特征、制作由来等等。第五行的“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两句,概括写出了仙人掌茶树的外形。第六行的“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两句中的这个“曝”字,意通“晒”也。这一句成为目前所发现的关于茶最早的“晒青”史料。由此也可以判断出“仙人掌茶”是一种散茶。众所周知,明代以前的茶大部分都是团茶,到了明朝才开始“罢团改散”。因此,才有了第七行两句“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的结果呈现。第八、九行的“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四句,写的是李白对中孚禅师的赞美之情,诗人在此自谦将自己比作“无盐”,却把中孚的诗歌比作“西子”,都是夸赞之词。诗人在最后一行两句大声朗读自己所作的诗歌是“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期望着也能因为遇见好诗、好茶而能够达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天”境界。

【名词解释】李白 ,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侠”。李太白一生写诗有千篇之多,《李白全集》中录入了1010首,流传至今的大约900余首。玉泉寺,是我国佛教著名寺院之一,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它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素称“天下四绝”。仙人掌茶,据湖北省《当阳县志》与《玉泉寺志》所载,仙人掌茶创始于唐代中期荆州玉泉山玉泉寺,创制者为李白宗侄、玉泉寺中孚禅师。此茶后来失传。湖北当阳县玉泉寺茶场,于1981年恢复试制仙人掌茶取得了成功。该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汤色清澈,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滋味鲜醇爽口,清香雅淡,回味甘甜隽永。无盐,本为战国时期的古地名“齐邑”。齐国丑女钟离春(齐宣王后),即生于此邑。诗中“无盐”即钟离氏之代词。因其貌奇丑,四十未嫁,自谒齐宣王,陈“四殆”之说,于是齐宣王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谏,拜无盐为正后,齐国大安。诗人用“清镜烛无盐”等二句,赞誉中孚所投赠之诗,意境空灵脱俗,如明月宝鉴一般。赠诗意境深邃,以至令诗人自惭形秽,有如齐国丑女钟离春,羞见越国美女西施一般。这虽为谦词,但也流露出李白仕途不遇、求仙未成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王怀远先生(自署:豆田耕者)

欢迎您关注 长安彬风堂 

文化公众号

著名书画家陈杨先生题赠“长安彬风堂”斋号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人文茶事|仙人掌茶中的唐风古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