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无脑买的茶叶品牌有哪些?
我来推荐一个,我们贵州最有名的绿茶品牌——兰馨。 茅台酒是贵州白酒的代表,那么,兰馨雀舌就可以说是贵州茶叶的代表。 拥有700万亩茶园的贵州,是目前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而湄潭翠芽则是贵州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品种。 湄潭是抗战时候浙大西迁的落脚地,也在琼瑶的小说《菟丝花》里出现——“湄潭是贵州北部一个风景很美的县份。” 1939年6月,浙大校长竺可桢先生应时任湄潭县长严溥泉邀请来到湄潭,经过一番思量后,决定将浙大西迁至此。实则当时浙大也无处可去,辗转多地想落脚,都被当地拒绝。抗战时粮食短缺,浙大千余名师生到哪里,哪里都没有余粮供给。 9月,当时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与“中国茶叶公司”决定在湄潭联合成立“中央实验茶场”(现在湄潭县城旁仍有当年旧址),次年,浙大农学院教授,哈佛大学昆虫学博士刘淦芝先生出任茶场场长。 1940年初,千余名操着各地口音的浙大师生来到只有千余户人家的湄潭县城。到1946年秋,浙大离开湄潭回到杭州时,来时的三个学院十六个系,六百余学生已经壮大到了七个学院二十一个系,两千一百多名学生。 浙大在湄潭的近七年里,善良的湄潭人民腾出自己的房,省出自己的口粮,与师生们共度时艰。返杭的浙大师生也不曾忘记反哺湄潭人民,留下了两笔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 一是近七年孜孜不倦的文化教育普及,以夜校等形式帮助当地孩童读书识字; 二是品质可与西湖龙井媲美的“细茶”种植、炒制技术,在此之前,湄潭当地茶农只会炒制“粗茶”。从此之后,湄潭当地的种茶、炒茶技术远远领先贵州其他地方。 老天爷从不会辜负善良的人,当年的湄潭如若没有宽广胸怀接纳颠沛流离的浙大师生,又怎会有机会换得这两笔无价之宝? 1990年代,湄潭又迎来了一群操着吴侬软语的浙江人。与当年带来知识和技术的浙江人不同,这群浙江人以极低的价格收走了湄潭当地的优质生茶,运回浙江经过深加工,摇身一变暴涨数十倍,成了高贵的“西湖龙井”。 时间进入2000年后,湄潭本地的茶园经营者纷纷觉醒,不再甘心为他人作嫁衣裳,以“兰馨”为代表的本土茶叶品牌先后崛起。湄潭,逐渐从茶叶品牌背后的原材料基地成长为闻名中外的西部茶城。 湄潭城外30公里的坪上,是兰馨茶庄园所在地。整座庄园内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一座两层楼的文化展厅,墙壁上挂满了来过庄园的各路艺术家们留下的画作,走廊里摆满了从贵州各地采集而来的古茶树树根。 面积不太大的庄园里,一砖一瓦,一盆小绿植、一块小石头都是与茶一样清新脱俗的灵物。从附近农家收来的各色农具散置在庭院四处,历经劳作辛苦的痕迹还在,但在依靠种茶致富之后的湄潭乡间,他们更像是安享余生的幸福老人。 与兰馨茶庄园的员工聊天时,他们还略带羞涩和腼腆。唯独谈到茶时,他们的眼里总是立马就闪烁出热情和自信的光芒。 带我们去参观茶园的老人是世代居住于坪上的农民,兰馨茶庄园的兴建让他在种茶之余又谋得了一份帮着管理茶山的工作。他一路向我们讲解着关于茶树的种种知识,也按耐不住内心的骄傲向我们介绍种茶带给他们的生活巨变。 茶树在种下的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创造经济价值,采茶季开始于每年的清明前十到二十天,清明前采下的茶叶是一年中最为珍贵的明前茶。茶叶采摘一直持续到下半年的九月份左右天气渐冷之时,一年光景中,茶树有至少半年的时间都是茶农们的“摇钱树”。 湄潭也是全国闻名的烤烟大县,中华香烟的部分烟叶就来自这里。我问老人种茶与种烟比起来如何?他说这个比种烤烟轻松多了,烤烟要年年育苗,期间各种打理不说,到烘烤时候24小时不能离人,很是辛苦。 茶树只要种下去,除了修枝就几乎不用费神,特别是现在有了粘虫板,连农药都不用打了。只要闲暇时候愿意到茶山上走一遭动动手,绿绿的嫩叶就会变成红红的钞票。 一斤明前生茶虽然能卖到六十元左右,得来却是不易。茶园里采茶的大姐告诉我们:要采下至少大约五万枚嫩芽才有一斤生茶,如果一天要采到两斤生茶,她们就要在茶园里挥动胳膊达十万次之多。 采茶是个极考验耐心的细致活儿,不能用指甲掐,只能用指腹轻轻掰,因为掐下的茶头会发黑,影响茶叶的美观。 种茶、采茶虽然辛苦,但是最近这些年间,因为以兰馨为代表的本地茶叶品牌的崛起,当地茶农的生活比起以往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一问起他们,人人脸上都是藏不住的幸福笑容! 生茶送进茶厂炒成熟茶,又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过程,要足足四斤生茶才能炒出一斤熟茶。 在兰馨自主设计研发的现代化工厂流水线里,从生茶到变成一包上等好茶叶,要历经萎凋、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提香等数道工序流程。特别到后几道挑选工序,宛如选美一般,道道都极其严苛。 最终能变成玻璃杯里根根直立的“兰馨雀舌”的上等茶叶,必定都是经历了至少百里挑一的一路打拼。连做一片好茶叶都要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传统制茶工艺以外,兰馨的创意思维从未停止。这个产品叫“相遇太美”,是用冬天的茶花搭配春天的红茶制成,寓意以冬天与春天两个季节的美好邂逅。 茶叶改变了湄潭人民的生活,茶叶也融入了湄潭人民的生活。 走进湄潭的地界,几乎有地的地方就有茶园,有茶园的地方就有采茶人的身影。湄潭县城里的象山公园不但有大片大片的漂亮樱花,也有大片大片的茶山,一垄一垄的茶树间,随处可见年龄各异的采茶人在辛勤劳动。 打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农业从来都是与辛苦贫困联系在一起。但今时今日的湄潭人民,却以种茶实现了小康生活的目标。湄潭乡间的茶农们,早就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对象。 走进湄潭的茶山乡间,我们清晰的看到,以农致富的美好时代正在开场…… 如果觉得贵,私信我,有惊喜!▲ 竺可桢校长在遵义期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 民国时期的“中央实验茶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兰馨茶庄园外景
明前春茶
▲ 古茶树树根和艺术家们的作品
▲ 兰馨庄园一隅
▲ 正在辛勤采茶的茶农
▲ 充满古典气息的兰馨茶庄园庭院
▲ 满是老茧的勤劳双手
▲ 根根直立的兰馨雀舌
▲ 充满诗情画意的“相遇太美”
▲ 从象山公园俯瞰湄潭县城
▲ 象山公园里采茶的孩子们
兰馨 2020新茶绿茶 君尚明前特级雀舌120g 湄潭翠芽贵京东¥488.00去购买
兰馨 2020新茶绿茶 君尚明前雀舌60g 贵州春茶叶特级湄京东¥218.00去购买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