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申遗成功!恩施玉露!

时间:2023-01-30 00:33:00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我省的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和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此次与国内41项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一起,用一片树叶的中国呈现向世界展示了茶和天下的中国智慧。此前,我省已有端午节、剪纸、皮影戏、京剧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在茶文化的带动和促进下,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茶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提供可持续生计、增进性别平等,以及促进乡村振兴、保护陆地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已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下面就来看看我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玉露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玉露产自有“世界硒都”之美誉的湖北恩施,茶叶天然富含有机硒,是中国蒸青针形绿茶的典型代表,形似松针、清香持久。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包含蒸、搧、抖、揉、铲、整六大核心技术和搂、端、搓、扎四大手法。恩施玉露在清朝就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黄山毛峰齐名,2018年,恩施玉露成为大国外交东湖茶叙用茶。11月29日,得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时,国家级非遗项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旗,正在恩施玉露的原产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恩施玉露博物馆工地上,“明年春茶上市的时候,我们博物馆也开门迎客了,从采茶到喝茶,博物馆是一个可视化、互动界面,游客可以全身心、全感官地体验恩施玉露文化之旅。”张文旗对记者说。因为早年没买到恩施玉露而投身培育、重塑恩施玉露品牌的张文旗,以“外来者”的姿态加入到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中来,“进入现代社会的制茶技艺要进化成非遗传承,早已不是单纯手艺人的自发行为了,需要各界力量、多样人才的共同推进。”“一定要借助这次申遗成功的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好恩施玉露,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茶,爱上茶,参与到茶的事业中,这样才能生生不息,传承下去。”张文旗兴奋地说:“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恩施玉露的蒸青工艺带给了绿茶更为鲜爽的口感,更好的保留了茶中的营养物质。恩施玉露非遗技艺应世代传承、不断发展,始终坚持原产地传统工艺制茶,打造一个高标准、高品质、高价值的世界范围内的高端绿茶品牌,让更多人爱上喝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来源:恩施发布综合湖北日报、湖北文旅之声编辑|胡成冞签发|邹 瑜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恩施玉露,懂茶的人都爱“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