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的历史被写成书了!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乡愁 音乐: 祁隆 - 温柔本色
力 匕
记录乡愁
王一冰 | 文
阝 勹
廴 匚
厶
有人说,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文脉,每个乡村也同样积淀着别样文明。比“记住”更紧要的是“留住”,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才可能让大家更诗意地栖居。一部村志,延续着一个地方的乡村文脉,留存着其历史、温度和风骨,更是一方人士乡愁所寄之处。
村志记录了一个村的历史沿革、自然状况、人物民俗,
是历史留在最基层的足印。
近年来,
柯桥区已有不少村出版了自己的村志,
把那些可能湮灭在历史风烟中的记忆永久地留存下来。
今天柯小微在这里,
简单介绍几本已出版的村志。
看看有木有你们家乡的?
有没有牵起你的乡愁?
《国际村志》
《国际村志》2016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记述下限为2014年,个别事物延伸至2015年。安昌镇国际村原谓马回桥,相传项羽的坐骑乌雅马被驯服前,常在坡口的石桥堍旁饮水而返,从不跨越石桥,马回桥由此得名。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5个农业初级合作社合并组建高级社时,为图个气势宏大的名声,竟定名为国际高级社,于是,“国际之名”应运而生。
《王化村志》
《王化村志》2015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发行。平水镇王化村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颇多。千年古刹日铸寺,建于五代后晋;大舜庙,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王化庙,清代建筑,殿宇、戏台保存完好;百年茶栈、宋家台门更是每一块石板都写满了故事。王化村盛产平水珠茶。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王化村人周瑞首创瑞泰茶栈,发迹后,子孙代代相传,宋氏周、仁、师、孔、孟字辈五代,瑞字号茶栈发展到18家,经营平水珠茶有103年之久,是珠茶经营史上时间最早、最长的制造商之一,这些经过都被详细地在村志中记录了下来。
《六峰村志》
《六峰村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漓渚镇六峰村山水形胜,交通便捷,闹中取静,为战略要地。越王句践“种兰渚山”,勤劳智慧的六峰先民从此走上了一条栽花卉、保生存、求发展的艰辛之路。在《六峰村志》中,整整用了一个章节,来讲述六峰的种种花卉。改革开放后,六峰村由集体办花圃到成立园艺公司,由个体悄悄外出卖花到花卉种养全覆盖,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卉专业村。
《东桃村志》
《东桃村志》由方志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进入21世纪,东桃村成为平水镇政府所在地。而在很多年前,东桃是滩涂、荒丘。约500年前,傅、陈、许、杨、沈、董、王、郑、陶等祖先先后徙居,逐渐形成村落。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荒丘变绿洲,滩涂变良田。因而,《东桃村志》可以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先辈们劳苦生活的情怀,艰苦创业的传统。
《盛陵村志》
《盛陵村志》由中华书局于2009年出版,是柯桥区第一部村志。村志展现了盛陵村的发展轨迹,真实地记载了其曲折与辉煌。安昌镇盛陵村是一个地域特色明显的沿海水乡村落,地处塘外沙地与塘内水田交界,同时也是萧山与绍兴的交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盛陵北境古时候是浙东重要港口白洋港,钱家埭塘上有海港古迹、灯塔琉璃阁遗址。
《白洋村志》
《白洋村志》由中华书局于2014年出版,村志不仅能感受到千百年来安昌镇白洋村的历史变迁,而且能见微知著,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历史上,人们对安昌镇以北的区域,通常统称为“白洋”。白洋村北面古海塘东西绵延,杭甬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三四百年前,塘北就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先人把建筑与水的关系处理得妥妥帖帖。
在柯桥,区史志办于2012年启动村志修编,借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平台,通过财政经费补助、培训撰稿人员、制订规范标准、审核修改稿件、联系出版印刷等方式,全程把控村志修编的各个环节。
目前,我区已有30余个村组织开展村志修编,《盛陵村志》、《白洋村志》、《王化村志》等11部村志出版,《西扆村志》、《祝家村志》、《兰亭村志》等10部村志进入编纂审校。
“故园、故乡,旧城、旧事,连接我们记忆的深处,牵动人最敏感的神经,璨若珍宝,弥足珍贵!”一座城市是否优美,重点不在于建筑有多别致、新颖,而在于能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于能否承载历史记忆……敬请关注2月26日的蓝色鉴湖,先放一波美美的版面给你们辣辣眼~
新闻多看点NEWS
﹀
﹀
﹀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扑下身子抓落实,全新作为、全线突破、全盛气势”——这次大会喊出了柯桥人2017年建设“三个柯桥”的新姿势
谁是柯桥区最美志愿者?哪支团队最优秀?您的一票很重要!
周三又有一波冷空气来袭!又要大降温了?!
▼
本报记者| 叶红 张影
版面设计|董芳华
编辑|何倩霞
审核|邵荣英
终审|叶剑静
统筹|柯桥日报
柯桥 · 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感受柯桥的脉动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