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合文化--藏在诗词里的茶,美到心醉
茶,在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我们在山山水水间的茶园中观赏茶叶生长,在品茗时感受茶的鲜嫩与美妙。那古人与茶叶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故事可能我们已经无从考证真假,那就在流传的诗词中,感受古人先贤对于茶叶的赞赏吧。是否美得让你沉醉呢?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唐·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仙人掌:指的是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喝咏茶名篇。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紫笋:紫笋茶,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和江苏宜兴的接壤处,最初因为茶圣陆羽品尝后向宫廷推荐,使得其美名传扬,成为唐代著名的贡茶。同时带动茶叶原产地的旅游业发展,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成为珍贵的中华茶文化遗产。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凤舞团团饼:指的是在宋朝时风行一时的龙凤茶饼,茶饼表面的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印有龙凤形的纹饰,由皇家监督制造。现在多指一种制茶工艺,用于普洱包装储藏。
《咏茶》
明·文徵明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
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榖,何如病玉川。
阳羡:指的是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历史悠久,自古享有盛名,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与宜兴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咏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武夷茶: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仍然存在一块表示的南宋石碑,作为我们种植武夷茶的记载。如今,多指的是武夷岩茶,享誉世界。
在诗词中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进去,然后慢慢的感受它的动人,感受它茶合人意的意境。细细思索,流连忘返啊!
标签:
上一篇:每天喝多少茶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