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预制菜发展的生命线!
这几天心中一直有一个问题:预制菜的回购到底怎么样?
在此前烹烹袋的文章里,被采访人提及有人一次购买上万块,有人每次消费上百元。这是一个非常泛泛的讲述,甚至只是自己感觉中的回购。这样的状况在预制菜行业之中,并不是个例。在行业的火爆之下,预制菜一往无前的发展,对于产品的正常增长以及发展在逐渐失去理性。
预制菜的理想与现实!本来老蔡想要在各个平台看一看预制菜的回购怎么样,各种评价如何。但是,从进入链接到评价之中的产品真实呈现的状况,看到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不得不说,各个品牌的评价都是以好评为主的,但是中评以及差评之中针对品牌、产品的质疑声也更加真实。对产品品相的质疑、产品还原度的质疑、口味的质疑、性价比的吐槽等等构成了中评和差评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
并且,进入页面,从产品的一个个精美的图片展示,从食材的选择到菜肴的呈现,都能激起一定的食欲。不过,到了评价中的图片,产品真实状况的展示,货不对版的既视感极强。即使是一些销量很好,品牌不错的产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以梅菜扣肉为例,图片中肥瘦相间的肉片,滋滋的冒着油光,配上各种描述,肥而不腻的感觉油然而出。但是,真实的产品就变成了大肥肉片子。这样的状况可能只是一部分,却真正进入了消费者的餐桌,就不是偶然。
当图片与真实产品对比之后,对消费者来说,心理上的落差,产品上的落差,那么有多少会选择复购呢?
特别现阶段预制菜本身的标准不明确,企业也相当混乱,产品层出不穷杂乱,市场的真实状况如何可以想象。预制菜的光鲜之下,是行业仍然不规范的现实。
回购,到底有多重要?现阶段的预制菜增速很高,从行业到企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这样的发展是依托于行业初期以及空白市场。从去年到现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理由是什么?
去年各种低价、优惠,各种节日狂轰乱炸式的宣传以及优惠,是现阶段给市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相对于餐厅内的预制菜,针对C端的预制菜无论是口味还原还是品相上都差上不少。
预制菜现阶段的增长之中,回购的占比是相对较少的,更多源自于不断被各种动作吸引的新的消费者,以及趁着节假日优惠囤货的少部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忧虑从春节市场之后就开始显露,不少媒体以及从业人员都有所担心。
预制菜回购问题的体现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预制菜品类的快速更迭。从最初关注较高的酸菜鱼、红烧肉等菜肴,到2022年逐渐被开发出的各种酸菜鱼产品以及羊蝎子、猪肚鸡等走红产品,到年底销量的主力又开始出现一定的更换。
不断被推向台前的新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不断挤占原本产品的生存空间,还没有等到回购很多产品就已经从C位转到了角落。预制菜企业在用不断的新鲜度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样的动作叮叮买菜、盒马先生等企业就有很多的表现,以盒马为例,去年春节主推的就是小众菜肴。
通过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新鲜感,不断的收割一波波的韭菜在现在的预制菜行业是相对常见的。虽然预制菜特色化、小众化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会是一个趋势,但是企业通过不断改变产品、不断改变赛道,通过新鲜感来吸引消费者,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标识、属于自己的品牌认识、行业认识,最终都是在原地踏步。
从市场看来,预制菜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真正扎根市场、获得消费者认识的产品和品牌有多少,让消费者感觉到好吃、想要回购的产品有多少呢?
没有回购作为基础,预制菜不断推出的新品所构成的市场就是无根浮萍,最后随时可能被新的事物占据。
预制菜到底欠缺什么?政策、市场、消费者等都不欠缺,预制菜欠缺的是真的能打的产品。当然,并不是现阶段这样的产品不存在(怕被喷的太厉害),但是还不够。
现阶段预制菜产品虽然多,但是能够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扭转对预制菜印象的产品却很少。即使预制菜如此火爆,但是预制菜本身口味还原度、健康程度等是直接影响行业快速扩展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还停留在大锅菜、剩菜、科技与狠活等印象之上,根本原因在于预制菜品质仍然无法让消费者认可。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归根到底是现阶段预制菜从供应链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保鲜、冷链等各个环节的不完善。
还原一道预制菜需要的工序十分复杂,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这个过程中,不是炒一道菜那么简单,还有口味的还原,生产制作的还原。从食材进入工厂,到食材处理、炒制、包装等到成为一道能够进入市场的产品,都需要进行实验、把控。还要保证做出来的产品,再次加入复原之后,能够保证口味。
但是,现阶段来说,在预制菜行业设备不完善,工业不完整的状况下,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很难做到位。大多数只停留在产品的简单复刻,通过各种添加剂完成产品长时间的保质以及口味的调整。而对消费者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消费者认可,需要的是进一步的升级。
在这个竞争之中,要打败的不只是竞品。消费者不会只把你的产品和其他预制菜企业对比,还会把你的产品和自己做的、餐厅里做的进行对比,只有在口味、健康等各个方面让消费者认可、放心,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才会有消费者不断的愿意购买你的产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往期精选
●堂食真的抢了预制菜生意么?
●预制菜90%的销量来自于这三个渠道,你更看好哪个?
●2023年,预制菜的增长点在哪里?
●爆火之下,预制菜需要进入“冷思考”!
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