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原来你家乡的名字是这么来的!柯桥这16个镇街的前世今生......为你的家乡点个zan!

时间:2023-01-29 23:26:53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作为一个地道的柯桥人,

你知道自己家乡的前世今生么?

不知道了吧~

今天柯小微就给你好好捋一捋

柯桥以及柯岩、华舍、湖塘、马鞍等地的前世今生,

情牵一世,

缘定三生,

你与家乡的情分原来那么长~

柯桥

柯桥因柯山山下有水古称柯水,柯水流经柯桥注入浙东运河故  名柯桥。

柯桥,还有另一个动听的名字,叫“笛里”,传东汉蔡邕贬官  避难至此,经高迁亭,见屋椽竹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故名  之。

柯桥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时,始为草市,宋驿站,明成浙东  重镇之一,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巡检署。

柯桥商业发达,轻纺印染业尤盛,向有“金柯桥”之称。

柯岩

柯岩因石得名。

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当地百姓就盛行从柯山、湖南山、海山、蓬山等山上人工采石,用于铺路、造桥、筑屋,年长日久形   成了独特的古采石遗景。柯岩风景区的奇石云骨一石独秀,闻名遐迩。

 “屏山迭迭水迢迢,十里春风送画桡。杨柳沿堤箫鼓传,烟波无数夕阳桥。”柯岩有山有水有文化,颜值满满。

华舍

华舍地域历史悠久,街道东南一带在南宋以前即已称禹会乡,街道西部称蜀风乡,传说为大禹会诸侯之地。

据《绍兴市志》记载,三国时魏国的宰相华歆来此寻找管宁,后定居于此。从此,华歆居住繁衍的地方叫华舍,管宁居住繁衍的   地方叫管墅。

又相传宋时,有华姓者,在此建舍居住,渐成集镇,故名华舍。

华舍以产丝绸著称,早在唐朝,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美誉。

湖塘

湖塘原名吴塘,相传句践灭吴,使吴人筑塘而得名。东汉会稽太守马臻筑鉴湖,堤塘绵延十里,俗称“十里湖塘”,遂改名“湖塘”。

境内传有春秋时“古城”,今尚名古城村。唐五代乾祐三年 (950)建有宝林寺、香林寺。宋时逐步形成农副产品集散地,曰古   城埠。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湖塘自古以来擅酿黄酒,现在黄酒小镇已初具规模。

马鞍

马鞍位于柯桥区北部,倚山濒海,风景独秀。

据《嘉泰会稽志》载:“马鞍山以形似马鞍也”,地乃以山名。

唐垂拱二年(686),北海塘建成。据《民国县志资料》(第   一辑)记载:宋嘉定间太守赵彦倓筑西海塘,起汤湾,迄王家浦, 则内塘更加环卫,地成沃野。从那时起马鞍区域开始形成。清康熙时方成镇区。

如今,马鞍镇已成为滨海工业区的重要组成。

齐贤

齐贤地处柯北,历史悠久,有商周壶瓶山遗址、羊山造像等古迹。

齐贤,又名下方桥。相传,东晋王羲之、南宋陆游等曾在此齐集名贤,饮酒吟诗,“齐贤”之名由此而来。

南宋嘉泰元年(1201),下方桥一带建置为齐贤里,隶属安昌乡。后沿用至今。

现在,齐贤又有了新头衔——柯桥经济开发区。

平水

平水位于绍兴城区东南约15公里,若耶溪畔,因“昔日海潮至   此而平”得名。

大约在东汉年间,马臻筑鉴湖后,已有平水之名称。

《嘉泰会稽志》记载:“平水,以地理考之,未为湖以前,水   不能留,有湖,则水不亟去,津涯深广,故曰平水。”

平水文化底蕴深厚,若耶风光、官山越窑、越王句践三灶遗 址、秦始皇南巡会稽刻石遗址称誉古今。唐时已有草市,为茶叶集散地,平水珠茶闻名天下,日铸茶更称一绝。宋时,《元丰九域     志》载为会稽县五镇之一。

钱清

钱清,名自东汉,镇起北宋,为名士之乡、廉吏之基,也是    农运首义之地,商贸繁荣之镇。

明王祎在《钱清江浮桥记》中记述:“后汉刘宠作守,郡中    大化,及去,山阴有五六老叟,人赍百钱送宠,宠为人选一大钱    受之,寻投诸江。故后人因名曰钱清,今俗唯称钱清。”

钱清建镇早在北宋时期,宋《元丰九域志》有“望山阴一十    四乡,钱清一镇”之语。又有宋嘉泰《会稽志》称:“钱清镇在    县西北五十里。”

如今,钱清镇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杨汛桥

杨汛桥位于柯桥区西北部,因镇内有座杨汛桥,于是以桥得名。

早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境内寺前山一带居住。战国时期,越王句践在镇内西山屯兵,与吴国战于西江,兵败后,由桃园船底岙弃船上山道,退守越王峥。

旧时杨汛桥称新安乡,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新安乡在县西南一百里,管里一,调山里”。

建国后一段时间改为杨汛桥乡。1992年,江桥镇并入,遂改为杨汛桥镇。

福全

福全在绍兴古城西南,为古鉴湖水系,与古城出入于常禧门。

福全之名,由山而来。《水经注》记载境内有山状似覆船,曰覆舟山。民间称此山为覆船山,后人雅称为“福全山”。就这样,从乡名到公社名再到镇名,“福全”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福全仅有几家乡村小店,无集市。

1992年,胜利乡并入。1994年,选定绍福、绍胜公路交汇处金三角为新镇中心。

安昌

安昌位于柯桥城区西北,为绍兴四大名镇之一。

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羊石山石佛庵碑记》载:“大唐中    和间武肃王镠以八郡兵屯羊石寨,平刘汉宏,及获董昌。因名其乡为安昌。”安昌之名一直沿用于今。

千百年来,安昌代事渔盐农商。明弘治二年(1489)开市,    随花、布、米业而兴起。清末、民国初年,安昌依河长街达三里余,沿街商铺众多,成为绍兴乡间最大商市。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如今安昌古镇凭江南水乡风情闻名天下。

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约7公里,境内“山阴道”、兰亭、王阳    明墓闻名中外。

兰亭曾是古越国立国之地,《水经注·渐江水》曰:“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越绝书·外传记    地传》也称“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苦竹即今    兰亭古筑村。

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宝庆续会稽志》载:“《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    种兰之地。”汉时设驿亭,故亭以兰名,曰兰亭。

东晋永和九年(353)间,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等人流觞兰亭,饮酒唱和,由此得名。

夏履

夏履位于柯桥区西部,地名来源于一座桥。

相传,夏禹治水经此,“冠挂不顾、遗履不蹑”。后人念其功,建桥以志,命名“夏履桥”,这个小镇的名字就随了桥名。

明万历年间(1573-1619)设“夏履桥市”,清宣统二年(1910)始设夏履桥乡。后屡有分合变更,1992年为夏履镇并延    续至今。

夏履文化历史璀璨,镇内有越王峥、车水岭、陶官山窑址等文物古迹。

漓渚

漓渚位于柯桥区西南部,鉴湖三十六源头之一的漓渚江穿集    镇而过往东注入鉴湖。

相传春秋列国时期,吴越争霸越国败北后,越王勾践派大夫    范蠡驻此地实施“生聚教训”大计,后人为示纪念,把这里叫作“蠡驻”(谐音漓渚)。

而后,《越中杂识》载:“离渚,在府城西三十里,发源于    西南诸山,萦回盘旋,合于离渚。居民数十家,俱傍山倚竹而居,曲涧小桥,境界幽静。”故称“离渚”。

至于“蠡驻”、“离渚”为何变为“漓渚”,一直无史可考,直到清《嘉庆山阴县志》才有记载。

漓渚擅花木,是“中国花木之乡”,漓渚兰花节名扬海内外。

王坛

王坛位于柯桥区南部,小舜江源头保护区域,距绍兴城南约    25公里,因有硕大盈围的黄檀古树而得名。

民国时期,王坛始为南部山区重要集镇之一,盛产茶、茧。

王坛山水锦绣,人文荟萃,有舜王庙、五百岗、香雪梅海等    十景。春赏山花烂漫,夏聆溪水潺潺,秋醉满山红叶,冬观银装    素裹,一年四季皆有神韵。

稽东

稽东位于柯桥区南部,因地处会稽山东麓,故名。

稽东昔日有“古越南疆”之称,为“一脚踏三县”之地。据《余氏宗谱》记载:春秋列国,此带乃古越南疆。

清宣统二年(1910),会稽县设稽东镇,为山会四镇之一,   东西横10公里,南北纵30公里。

  稽东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千年香榧林和冢斜古村落。身处其   中,仿佛让人穿越了时光。

看完家乡的前世今生,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瞬间涨姿势了?

快给自己的家乡点个zan吧!

排名不分先后,只用于分享交流。

新闻多看点

NEWS

@柯桥人,这封信,就是让你放心多吃两口!

只要你答题就有可能瓜分万元红包!关键今天就能看答案......

今天是个大节日,柯桥有群人这样庆祝,你get到了吗?

戴眼镜的看过来!柯桥区有3家眼镜店被查处了,原因竟是......

信息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何倩霞 谢芳婷 

审核|何乐敏

终审|叶剑静

统筹|柯桥日报

柯桥·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感受柯桥的脉动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你家乡的历史被写成书了!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